:: 說故事計畫 ::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最新動態
  • 參加辦法
  • 執行紀實分享
  • 聯絡我們

1.前言概念篇

9/1/2019

0 評論

 
圖片

前言概念篇|
​讓「應該要被聽見的故事」大聲說出來!

​在台灣,每年公益捐款總額超過 400 億元、捐款人數超過 500 萬人,
圖片
圖片
平均下來,每4人之中就有1人曾經投身公益活動,看似活躍的數字,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熱絡。募款與人力資源的缺乏、曝光程度的不足、數位行銷工具的不熟稔等等,使得公益單位的行善之路困難重重。
​
自2015年起,心展物聯網透過「創意募款箱」協助公益單位募集款項,在接觸不同領域的公益單位後,瞭解公益單位普遍需求與困境後,我們總結了幾項能讓更多人投入「做公益」的觀念以及要點,並於2019年展開「說故事計畫」,將公益夥伴們與社會大眾溝通時,那些說不出口、無法說清楚、講得不夠,但是「應該要被聽見的故事」大聲說出來!

​而在開始大聲「說故事」前,有幾點觀念想和各位夥伴們分享。


​若無法獲利,要怎麼讓善行持久並擴散?
這四年期間我們接觸到許多公益夥伴,發現了在台灣,「獲利與行銷」是不同單位們共同的「心魔」。在國外,非營利組織在編列預算時都會將行銷以及目標獲利納入規劃中,例如,綠色和平(Greenpeace International)、世界自然基金會(World Wildlife Fund,WWF)、聯合國兒童基金會(UNICEF)等。不過在台灣,一談論到募款項以及做行銷,道德壓力就像緊箍咒一般,使得公益單位無法獲取更多資源、讓更多人看見,號召更多善行的投入。

如果單位無法獲利的話,那麼組織要如何順利營運下去呢?要怎麼留住與吸引賢能的有志之士呢?如果不將行銷視為必要項目,組織的核心理念、背景故事該怎麼讓人知道呢?社會大眾要怎麼共同響應呢?

因此,在進行任何的計劃之前,我們得先破除「心魔」、跳脫框架,才能夠找到並且規劃出最適合單位的計劃,進而讓善行持續運行,推廣出去。

單點式打擊,並非長久之計
募款餐會、設計小物、體驗活動、創意市集等等,目前有非常多元的公益活動在台灣百花齊放,這樣的活絡是很好的開始,但是要延續下去,就得要有全盤且長遠性的規劃。

「我們想辦一個餐會」「市集好像很多人會來逛」「讓人實際體驗會更深刻」,很常碰到公益夥伴和我們提出許多動人的想法,不過,當繼續探究舉辦目的以及後續打算時,一時半刻夥伴們往往無法說不清楚真正的「為什麼」,這樣單點式的打擊,不僅無法探究單位真正的需求,也會浪費一次好的 idea,更重要的是,沒辦法創造長期、持續性的效果。

打造正向循環,做公益不再困難
圖片
做公益不需要孤軍奮戰,多方能量注入,打造正向循環。心展物聯網依據四年來與公益單位的合作經驗,首先以「客製化募款箱」降低募款門檻,並減少單位內部的行政流程,更認為,除了在硬體上讓募款變得簡單便利之外,應該要讓「做公益」的所有流程都有趣化。
​
尋找真正需求、訂定可行之目標、擬定有趣的企劃、規劃適合的預算以及後續效益追蹤,從軟體方面的企劃規劃到硬體上設備克制客製,每個環節都需要精心設計並且執行到位,才能夠讓「做公益」跳脫「做公益」,搖身一變成為一件有趣、吸引人的事情。

​「說故事計畫」串連公益單位、企業資源、專業企劃與客製化硬體,讓公益單位大聲說出自己的故事,企業資源活絡公益能量,從零到有,打造一條龍的公益流程,讓台灣公益環境更加友善、量能更充足、行善更有趣。
圖片
0 評論



發表回覆。

    文章

    全部
    1.前言概念篇
    2.設定目標
    3.內容製作
    人安基金會 側錄 (一)
    人安基金會 側錄 (二)

    RSS 訂閱

圖片
  • 關於我們
  • 最新動態
  • 參加辦法
  • 執行紀實分享
  • 聯絡我們